华尔街金融网讯 北京时间周五(4月13日),据日经中文网报道,人口向持续增长的亚洲和中东迁移的趋势正在波及全球。此前多选择富裕的欧美的亚洲年轻阶层最近选择亚洲区域内作为移居目的地的情况也出现激增,这将支撑劳动供给和经济发展。瞄准欧美的移居者减少,同时欧美老龄化加剧,通过社会保障负担增加等影响,有可能在各国导致新的反移民运动。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全世界的移居者达到2亿5800万人,相比2000年增加5成。在美国生活的移居者达到5000万人,数量最多,但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UAE)和印度等国也位居前列。相当于整体3成、约8000万人住在包括中东的亚洲。按地区来看,移居亚洲的人数2015年超过欧洲,跃居首位。
新闻配图
联合国将生活在与出身国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定义为“移居者”,包括外出务工劳动者、难民、和赴海外工作的户主一起移居的家人、留学生等。不包含游客和数个月时间的短期逗留者。
从移居者人数来看,目前美国仍是最大的接收国,但流入速度正在放缓。那么,世界上有多少移居者迁移呢?下面从“流动”的角度加以观察。
1990年代移居至美国的外国人达到1160万人,全世界新增移居者的近6成移居到了美国。不过,2000年代降至940万人,2010年代进一步降至560万人。形成对照的是亚洲。90年代仅为100多万人,但2000年代增至1670万人,2010年代达到1370万人。
亚洲人移居亚洲
如今,全世界新增移居者的36%流向亚洲,而欧美则分别为不到2成。在此前属于“希望之地”的美欧,反移民情绪加强,在此背景下,以中国为火车头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亚洲正在吸引大量移民。
按接收国来观察2000年以后的新增移居者,在东亚地区,以泰国的230万人为榜首,马来西亚和韩国紧随其后。在泰国和韩国,预计到2020年前后,15~64岁的适龄劳动人口将转为减少,可以看到通过海外劳动力来弥补劳动力短缺的局面。此外,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截至2017年底达到256万人,比10年前增加近50万人。以服务和建筑等领域为中心,企业等的接收有望进一步增加。
从输出移居者的一方来看,亚洲也很突出。最多的是输出1660万人的印度。印度移民约2成生活的地区是阿联酋。由于2020年迪拜世博会举行带来的建设热潮等推动,建筑行业劳动者等外出务工人员激增。如今,阿联酋人口的3成是印度劳动者。
在印度以外的输出国中,中国(1000万人)、孟加拉国和叙利亚居前列,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也输出大量移民。在前10大输出国中,6个国家属于亚洲。从中国人的迁移目的地来看,美国为240万人,人数最多,其次是香港(230万人)和日本(74万人)。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中,3个人中有1人是永久居民。
“从亚洲向亚洲”移居成为主要潮流,这也是近年来的特征。截至2017年达到6300万人,在2000年,全世界移居者约5个人中有1人是在亚洲区域内迁移,但到2017年则增至“4个人中有1人”。另一方面,在亚洲出身者中,向欧洲移居的比率从24%降至19%。
法国巴黎银行旗下证券部门的首席经济学家河野龙太郎表示,“过去在英语圈,向收入水平高的欧洲移居的人很多,但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在较近地区寻找工作的趋势正在扩大”。
从年龄数据可以证实亚洲的活力。由于年轻人的区域内迁移活跃等原因,2000年达到37岁的亚洲移居者的年龄(中间值)到2017年降至35岁。
欧美反移民政策也产生影响
与此相对,北美的移居者年龄则从38岁迅速提高至45岁。“铁锈地带”的荒废和以白人为中心的中产阶级的没落不断加剧,另一方面,来自亚洲等地的移居者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却持续上升。从失业率来看,移居者也低于美国土生土长者。
倡导“美国优先”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通过废除以抽签形式发放绿卡的项目等举措来保护白人的就业,移民流入有可能减少。欧洲的移民平均年龄也从41岁上升至43岁。由于年轻人失业率高居不下等原因,为了减少接收海外人才的范围,舆论和政治正展开行动,这一点和美国如出一辙。
据联合国推算,如果自2015年起移居者流入和流出相同,欧洲将在2010年代后半期转为人口减少。而从北美来看,如果移居者以目前的速度持续增加,到2050年之前,人口将持续增加,但如果移居者人数没有增加,到2040年人口将开始减少。
以充裕的移民带来的劳动供给作为原动力,亚洲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如果中国保持稳定增长,到2050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成将来自亚洲,将重返与工业革命以前的1700年代相同的局面。美欧越是对移民的大门关得越紧,“亚洲世纪”的到来就越会提前。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 、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